馬拉松最後10公里,經常都在考驗跑者的意志力,這個時候身體疲憊,部份肌肉群會酸痛或痙攣,有時還伴隨關節扭傷或韌帶疼痛,另外也有可能體溫飆高或腸胃不適,所以成就感不僅是這副身體可以禁得住42公里的考驗,更為自己堅強的意志力自豪。也是這鼓意志力,讓我可以跑馬拉松,期許自己面對生活中更多挑戰,而且堅持到底。

最近正在學習正念,提醒我活在當下,與自己共處,感受自己的呼吸,感受自己的身體,想要對別人證實什麼,想要能在別人面前誇耀什麼,都把我的注意力帶離了正念,這部份的念頭也呼應了阿德勒心理學“被討厭的勇氣”,真正在意你這些表現的,只有你自己。就在這個禮拜,我在五分山馬拉松,用不同的方法面對自己的身體。

文章標籤

蘇子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據統計,現代人關節平均年限50年,意思是人過50,罹患關節炎的人數明顯升高,60歲的成年人,1/2手指有關節炎,1/4膝關節退化。任何資料都可以統計,但所謂平均年限50年,畢竟60歲以上有3/4的人膝關節良好,不同於汽車開不過20年,膝關節的使用年限與使用習慣差異很大。

有印象保健室的人體骨架嗎?除了有點恐怖,但柔軟度相當好,關節想怎麼動隨便你,但動起來一定會硬碰硬的磨損,有了肌肉就不一樣,關節更穩定,不會太鬆或角度偏移磨傷,這是好事,但缺點就是柔軟度變差了,肌肉太硬太緊,才是柔軟度不佳的原因(不是什麼筋太硬哦!肌腱可能太短,韌帶可能拉傷,沒有筋太硬這回事)。

文章標籤

蘇子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個題目當然有陷阱,先看後半段,減重未必減肥,所以只是體重減輕,體脂沒變甚至更高,那還不如不減。前半段也一樣,如果平均餘命延長了,但增加的不是行動自如的歲月,而是增加了臥床插管的歲月,這應該沒人笑得出來吧!

最新(2013年)統計,台灣男性平均壽命76.4歲女性82.4歲,臨終前疾病纏身男性8年女性10年,看來延長的原因不是健康狀況改善使疾病延後發生,而是醫療進步使死亡延後到來,這比體脂肪還恐怖;疾病纏身當然不直接等於臥床,但那幾年病患本人、照顧者、親人,想必都不好過,許多人都有親身經歷,沒有的話也看過身邊同事遭此磨難。有解嗎?我覺得芬蘭的作法很值得參考。

文章標籤

蘇子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董事長因公赴美突然辭世,享壽92歲,大家都說他有長壽基因,若非因公務操勞長途飛行,應可更長壽。真的有長壽基因嗎?還不快找出來幫我換上。

基因對人的影晌很大,身高,65%決定於遺傳,智商40%~80%決定於遺傳,壽命也有,但效果不如想像的大。同時間出生的人,死亡時間的差異均值為19年,同卵雙胞胎則為14年。

文章標籤

蘇子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出華嚴經疏):謂心、佛、眾生,雖在因在果,迷悟不同,然其理性所具,本來平等,初無有異。故經云:心、佛及眾生,是三無差別。逍遙遊以同等心看待鵬或鳩、朝菌或大椿、鄉官或國君,不論能力高低壽命長短,都可各在其位各自逍遙。

大鵬鳥每年六月遷徙南海,激起海面上的水花三千里,垂直高度爬升九萬里,斑鳩則笑他,反正我想飛就飛,有可以停的樹就停,即使沒樹停在地上也沒關係,活得那麼辛苦幹嘛。大椿是上古時代就存在的樹,以八千年為一季,春夏秋冬一輪要三萬二千年,朝菌的一生則只有一個白天,一生都有和暖的陽光,連漆黑的夜晚都不會遇到。有德配天地的國君,一整個國家歸他管,也有被推舉出來管一個鄉的小鄉長,國君快樂的像小斑鳩,鄉長則不理會讚譽或非議。這些人或物有高低嗎?如果都能順著天性,乘天地之正,御六氣之辯,以遊無窮,這一生都是逍遙的!

文章標籤

蘇子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新的內政部估計,平均餘命女性83歲男性77歲,所以80歲算低標沒問題;如果10大死因的癌症、心臟、血管、代謝疾病有重大醫療突破可以活多久?大概只能增加6年,90歲算均標。那120歲呢?目前就有很多這樣高壽的人瑞呀?或則不該超過目前的上限嗎?150歲不算貪心吧?我還沒奢望香格里拉的高壽吔。

120歲以上的傳說很多,但真通過金氏記錄認證的前十名人瑞,只有第一名的法國女性122歲,另外9位(也是女性)都不到120歲。但印象中有古巴的、喬治亞共和國的、馬來西亞的,都超過130歲,新聞也都有報。還有被發掘過的香格里拉,喜馬拉雅山、高加索山、安地斯山,在這些山中無甲子的人間仙境,150歲好像都很正常;120歲應該可以輕鬆超過吧。歐洲記錄最完備的國家是瑞典,1850年以後才有完整出生記錄,美國1940年才開始要求出生登記,對現代化較晚的國家級人瑞記錄,實在值得懷疑,更不用說偏遠山區,有些少數民族連曆法都不一樣,佛教的口傳歷史不也動輒萬萬年記嗎?面對現實的基因上限,就是120歲。

文章標籤

蘇子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是五年級中段班,再過一年就50歲了,從太陽花到反課網,我潛意識中都認為年輕孩子們不懂事,相關新聞中讓我略有愉悅感的是“大多現場學生不了解新課網內容”,因為這則新聞支持了我的假設,“看吧!他們搞不懂自己在幹什麼”。但換個角度“我們這些大人有花時間了解他們嗎?”,汗顏哪,也沒有。這是在爭問題對錯嗎?大人們不也幼稚膚淺的亂貼紅衛兵標籤,就算年輕人真的想革大人的命吧!他們革命都沒道理嗎?

這些高中生,5年後將開始工作納稅,恭喜他們成為每4人撫養1名老人的“中產階級”,但比起另外三位“中產階級”,他的起薪更低,升遷更慢,房子,多半得指望繼承。

文章標籤

蘇子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直有一個運動觀念是“要有感覺”,運動後沒有酸痛還會自嘲沒鍜練到,更激烈的還說“打斷手骨反倒勇"。每一次的酸痛都有刺激肌肉或柔軟度的進步嗎,或者無形中累積了不可逆的傷害,縮短從事這項運動的壽命。

身體密碼還很難解,不論運動或減肥都一樣,同一套方式每個人的效果就是不一樣,但至少酸痛的地方不是你想鍛練的部位,大多就是運動傷害了;該用的肌肉受不了改由其它部位肌肉接手,附帶的其它關節也會有不正常的施力,撐愈久傷害愈大。還記得上一次腳踝扭傷,後來幾天是腳底或小腿痛嗎?腳踝無法用力由小腿接手"代償",所以後來痛的是小腿。

文章標籤

蘇子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依目前的醫療技術,若排除意外傷害,每個人的預期壽命不會差太多,都接近80歲。不要懷疑,包含抽煙、高熱量飲食等,大家的預期壽命有差也在5歲以內。這是好消息,但壞消息是,不好的體適能(通常與不良生活習慣脫不了關係),會有更長的臥床時間;這時想到要活到80歲,就不見得太開心了。

老化的原因有很多理論,一種是常聽到的自由基造成生物老化,所以為抗氧化食物提供了許多追隨者,另一種是細胞再生的自然缺陷,它的比喻很有趣,看過影印機吧,印50次以後會比原稿糊很多,所以皮膚有斑器官有癌。目前科技還無法違背基因寫下的老化和壽命密碼,人類的可期待壽命為120歲,預期壽命接近80歲,除非你到院時醫生用盡各種方式也束手無策,否則仍能躺在床上活到預期壽命,一不小心還會因為無憂無慮活得更久,要死真的也不太容易。

文章標籤

蘇子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新光保全6S不讓日本軟銀的Pepper專美於前,預計年底上市,功能包括監看家中環境和人員情形,還有一氧化碳監測、用藥提醒和對話功能。服務對象應該是家中長輩,但決定要不要買或買那一台是誰決定?是你?還是你父母?

以6S目前的功能來看,如果有人特意買來送我,我大概不會太高興;你打算三不五時看我在幹啥,還怕我不吃藥、在家玩火、自言自語?我愛幹什麼幹什麼,要你來管。不論6S還是Pepper,甚至全民公敵中照護用的超人工智慧機器人,只要帶有“監督”的意味,都應該不會是長輩自己想買;但又不容否認,年長者有些狀況得“被管”,該吃藥不吃,不能吃的亂吃,甚至被淪為詐騙集團的羔羊,但我們干涉他們生活的界線倒底在那裡?

文章標籤

蘇子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