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台北市勇敢的挑起了老年福利排富的話題,這次能不能過關很難說,但應該是大勢所趨,早晚在老人愈來愈多而預算窘迫下,老人福利會有條件的限縮。但與其這個排富、下一個健保排弱,斧底抽薪,還是要檢討"老"這個標準;用年齡來定義需要照顧或者妨礙進步,就像用性別來貼標籤一樣,社會照顧與年齡無關,貢獻能力也與年齡無關。

這裡可以舉一堆區隔老年族群的項目:有無配偶、有無子女、是否獨居、可支配所得、有無慢性疾病、有無不良嗜好、曾否動過手術、體能狀況如何、BMI過重或過輕、有無運動習慣、主要休閒娛樂、社交活動頻率,太多了。與嬰兒、兒童不同,年齡愈大個人差異會愈多,要補助窮人就針對窮人補助,要鼓勵某些人搭公車出門就針對他們,年齡有時反倒是最不相關的因素,只是政治上最方便的區隔方式。

農業社會老人很容易辨別一致性也很高,他們大腦中有農民曆,枕頭下有房地契,不需要提倡敬老,大家都認他當祖宗;工業革命把人帶離了土地,體力不行又壽命有限,社會回頭給予老人救濟,隱含的意思是老人是弱勢。現在是壽命大幅延長的知識經濟,需要救濟的不是老人,無力工作的也不是老人,但若年齡仍是社會上能力判別的指標,人為的用年齡創造了一批弱勢,現在只針對老人福利予以檢討,對“老人”極不公平。

退休標準、貸款標準、就學標準、就業標準、職訓標準,還有民間不成文的聯誼標準、租屋標準、召募標準甚至旅館投宿標準,年齡實在是太過簡略的指標。台北市這次挑起的是福利支出,是節流上的議題,如果能重新看待“老人”,讓高含金量的社會資源不被年齡篩掉,應該更能開源,更能正面的面對高齡化社會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老年福利
    全站熱搜

    蘇子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