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古人沒什麼骨骼關節問題,因為在骨骼關節出問題之前,早就因為天災、疫病、人禍先往生了,如果不是太過操勞沒有適當休息,風寒傷病的機會遠大於筋骨痠痛。骨骼關節一般在50歲前都沒大事,但現在要用到80年甚至90年,要能不痠不麻不痛,機率小於10%,主要原因不是操勞或運動時受傷,而多半都是“坐沒坐相”長期下來受傷的。下面是現代人常見的不良姿勢:
骨骼受力不均,最常見的就是駝背、蹺腳、三七步。骨骼算是構成姿勢時最堅固穩定的材料,應該將重量平順的往下傳,如果疊得不好或像疊疊樂積木一樣歪來歪去,反而又產生力矩作用增加下層的壓力,這時候韌帶就得像綁舊書的尼龍繩一樣,繃得緊緊的,明明是骨骼和肌肉該承受的重量,卻交給薄薄的一條韌帶撐著。
- 把重量交給韌帶,常見的是肘關節內縮鎖死、膝關節後頂鎖死、聳肩雙手平撐。韌帶只該用來限制關節活動,韌帶總是環繞著關節,限制關節彎曲的方向和最大角度,比方說胳臂不應該往外彎,這就是韌帶的功能。如果把身體重量交給韌帶,相關的骨頭就會磨損或擠壓變形。
- 肌肉不出力。姿勢要用肌肉維持,能幫骨骼承載重量並維持姿勢的,是肌肉。肌肉可以穩定骨骼一截一截往上疊(脊椎),或分擔韌帶穩定關節的作用(膝蓋),愈善用肌肉,會讓骨骼關節壽命愈長。
- 放給它舒服。最舒服(不費力)的姿勢最傷骨骼,不管是駝背看書、斜躺沙發上看電視、蹺腳或三七步歪斜身體,只要這個站或坐的姿勢是放鬆肌肉的,骨骼就一定不在最穩固的位置上,運氣好一點是韌帶或肌肉拉傷,運氣差一點就變成骨骼關節的毛病。
那有人都不駝背永遠正正直直的,完全同意。
一方面仍得不時提醒自己,對骨骼關節最好的姿勢,另一方面,不時伸展肌肉活動關節,隨時中斷一下不良姿勢對身體的累積傷害,算是減輕傷害的最好方式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